筆筒的材質都有哪些
筆筒的材質都有哪些
- 分類:新聞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9-26 16:38
- 訪問量:
在具有書法芬芳的中國傳統文化中,除了書齋的“四寶”如筆、墨、紙、硯外,還有許多輔助文具,如洗筆、筆筒、硯滴、尺子、扶手等。就連放置毛筆的工具也有筆床、筆船、筆格、筆架等。筆床的形狀大多像雕刻精美的沙發床,上面可以放幾把毛筆。唐代詩人岑參在《山居春日》中有句“柳幾枝低衣桁,山花有筆床”。明代初始出現圓口、直壁、造型新穎、簡潔實用的筆筒。經過技藝精湛的工匠設計加工,各種材質、雕刻精美的筆筒取代了筆床,成為文人雅士的新寵,至今依然繁盛。
瓷筆筒始于明代嘉靖、萬歷時期,但在傳世產品中很難見到。天啟、崇禎時期,瓷筆筒制作規模較大,以青花為主,有植物、動物、人物等。其形制為直口,平底,腰略束,口下有暗刻花紋,是崇禎瓷筆筒的典型特征。
清代順治時期流傳下來的瓷質筆筒為數不多,但器械種類卻很多,如直口直壁、束腰小口等??滴鯐r期,瓷筆筒的制作達到了頂峰,品種很是豐富,有青花、五彩、斗彩、釉中三色和各種彩釉。其典型特征是胎釉結合緊密,輪胎質量優良。大部分沒錢,少部分有堂名錢,器皿壁上也有干錢。
雍正、乾隆時期的傳世產品雖比清初少,但制作精美,尤其是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造型,如六邊形、平方形、雙形等。比如粉彩雙方形山水筆筒就是乾隆時期的典型筆筒。這一時期官窯中的器物大多記載在歷年,民窯中的器物則多記載在官年或堂名。
瓷質筆筒除了胎、釉的質量外,主要取決于瓷畫的水平和青花的發色。不同層次的瓷畫會導致截然不同的價格。
竹筆筒:強調時代的風貌。
竹子在中國是一種有著特殊文化內涵的植物,與“宋、梅”并稱為“歲寒三友”。學者們特別提倡使用竹雕筆筒。
早期的竹筆筒是明、嘉靖年間嘉定派朱制作的松鶴筆筒,采用圓雕、竹雕工藝,刀法干凈清晰,層次分明,起伏多變。除了竹雕大師朱,他的兒子朱和孫子朱也是嘉定竹雕名家。
清代竹雕藝術高度發展,著名竹雕藝術家層出不窮。清代竹雕筆筒繼承了明代的優良傳統。如清初的吳在繼承嘉定“三柱”的同時,以淺浮雕突出主題,尤其是以留白為背景的方法,展現了北魏浮雕的魅力。比如吳智泉的朱雕馬鈺圖筆筒,顧玨的朱雕朱琳的七賢筆筒,都是清代很好的竹雕筆筒。
如今,仿制品在古董市場更為常見。鑒定一個筆筒是否是杰作,首先要看筆筒的款式,然后看皮髓和雕工,接下來才是價格。
木制筆筒的主要材料有黃華麗、紫檀、雞翅木、百里香科、楠木、紅木、烏木、櫸木等。,還有紫檀、黃華麗、百里香科等??偟膩碚f,明代的木筆筒做工古樸渾厚,刀法剛健流暢,意境深邃。紫檀和百里香科常見,花是裝飾極多的圖案。清代木雕筆筒風格完全不同,雕刻方法更全面。具有淺雕與浮雕、雕版與雕版的綜合技法,刀法更加細膩素雅。
除了了解材料,還要注意雕刻技術、工藝水平、年代和時代背景。
漆筆筒:價值在于工匠的名氣。
漆筆筒的收藏價值在于筆筒制造者的聲譽,在于裝飾是原創還是模仿。其中,白豹的鑲嵌要看是否完整,鑲嵌后是否有需要添加的痕跡。如果原作完好無損,價格會更高。比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花卉,就鑲嵌在黑色漆筆筒中。這款筆筒是明代白豹漆器的代表作,展現了明末畫家高超的技藝。筆桿幾乎是一個立方體,嘴部是一個日本喇叭方形。平底沒有腳,內外都涂了黑漆。器皿壁由螺片、壽山石、碧玉、綠松石等材料制成。,有梅花、海棠等。和嵌入其中的蝴蝶。圖案精致美觀,典雅大方。
玉石筆筒:竹木雕刻的鑒別方法可以借鑒。
這種材質的筆桿采用深雕、鏤空、凹版等技法,切割山水人物等圖案。人物配景,紋飾精美,層次豐富,布局密集,立體感強。目前市場比較少見,價值也很高。
筆筒的收藏要根據不同的材質來區分。比如竹木筆筒要以清代為主,傳世產品多,選擇空間更大。瓷質筆筒要以清朝前期和中期為重點,特別要注意的是,很多模仿康熙、雍正、乾隆的青花、五彩、粉彩器物,都是在清末時期燒造的,需要特別注意。